雖然輔助生育技術能解決部分因年齡導致的生育問題,但隨著年齡增長,卵子數量減少及質量下滑, 因而減低懷孕機會,並增加胎兒出現染色體異常或流產風險。年齡仍然是女性生育的最大天敵,「有仔趁嫩生」確實沒錯。但就算年輕時的時機未適合,夫婦亦可及早準備家庭計劃,增加日後懷孕的機會!
體外受孕(IVF)可解決所有不育問題?
IVF,體外受孕,又可代表著試管嬰兒,是一種有效治療不育的方法。從卵巢抽取卵子,將整個受精過程搬到實驗室進行,培養胚胎後再移植回母體;這個方法適合年齡較大的夫婦、患有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兩邊輸卵管閉塞的女士、精子質量差的男士及原因不明的不育個案。
在IVF的療程中,醫生會利用荷爾蒙針刺激卵巢製造多顆卵子,目的是增加胚胎數量,所以成孕機會比自然受孕高。 一般來說,35歲或以下的女士,IVF成功率約50-60%;36至40歲約30-40%;而40歲以上只有10-20%。由此可見,IVF不是百分百成功,女士接受治療時的年齡是關鍵,有意生育的夫婦應進行生育檢查,了解自己及另一半 的生育能力才可以做好家庭計劃。
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(PGT)助篩選正常胚胎?
儘管IVF能令夫婦的懷孕旅程順利開展,但有很多因素影響胚胎著床,其中之一是胚胎質素,假如胚胎的染色體有異常,著床或發育會出現 問題。現今的技術發展,容許我們抽取部分胚胎組織做遺傳學篩查, 確保胚胎沒出現不正常的染色體,增加移植後的著床機會。透過這種技術,亦可避免一些嚴重或致命的基因遺傳病,如重型地中海貧血症, 傳給下一代。曾有一對年輕夫婦,婚後不久就自然懷孕,但太太在妊娠期間發現胎兒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症,忍痛進行人工流產;他們一直很擔心再懷上重型地貧胎兒,所以選擇避孕,直至認識了PGT技術, 就決定進行IVF及PGT,在第一個IVF週期就懷上正常胎兒,為兩口子之家添上歡樂。
體外受孕有什麼潛在風險?
任何醫療程序都有一定的風險,IVF亦不例外。女士在接受促排卵療程時,促排卵藥物可能引致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症(OHSS),病人會出現肚脹、腹痛或腹腔積水,嚴重情況會導致死亡,所以醫生在促排卵過程會緊密監察病人對藥物的反應,提防 OHSS的發生。另外,取卵手術雖然是一個日間醫療程序,無需住院,但還有極少數病人於術後出現出血或感染,亦不可掉以輕心。
及後在胚胎移植時,醫生可能會移植多於一個胚胎以增加成孕機會,婦女會因此而懷上多胞胎,出現妊娠併發症(如流產、高血壓等)的機會亦明顯較高。
根據現時醫學文獻的記載及追蹤,IVF誕生的嬰兒身體健康狀況與自然懷孕誕生的嬰兒無異;不過,透過IVF而懷孕的婦女較容易出現早產或嬰兒體重較輕的情況,而畸胎率亦較自然懷孕婦女高(IVF約4-5%、自然受孕約3-4%)。
有生育念頭但時機不對,如何克服年齡限制?
有不少人覺得「生兒育女」跟「追求理想」必定是二選一,所以寧願 推遲生育計劃,換取生活自由。雖然科技進步得很快,但現時還沒有 一個有效的方法可逆轉已衰老的卵子,所以有意生育的女士或夫婦, 必須及早計劃,可考慮先將年輕的卵子或胚胎冷凍,保存較高的受孕潛能,待準備懷孕時,才解凍卵子進行體外受孕,或解凍胚胎進行移植。
雖然輔助生育治療越趨普遍,就以上所提及的方法,香港的生殖條例 只容許已婚夫婦進行試管嬰兒療程,每次胚胎移植數量不會多於3個;如夫婦需要做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,沒有醫學理據支持下,亦不可以 選擇胚胎性別。冷凍卵子或胚胎的儲存期限只有10年。
如果你在生育計劃上有任何疑問,可以向你的婦產科醫生了解詳情。